2014年10月5日星期日

对“计算机科学试验班”的一点认识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级一名光荣的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我很荣幸在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通过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层层选拔(我的面试经历),进入了这个名号响亮的班级——“计算机科学试验班”。在这个13级计算机学院评奖评优和14级试验班招生之际,我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纠正大家对试验班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并且尽量为将来的师弟师妹们解答一些疑惑。

自从进入试验班以后,我们几个人就被冠上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英才的”。也许是宣传不当,也可能是当初我向身边的同学解释时自己也没有弄得很明白,导致了现在我们被计院的小伙伴们当成了英才学院的人,被英才的大神们当成了“珠峰计划的同学”,总之在哪边都不正常。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针对试验班的性质谈一谈我的理解:
1.试验班的建立,与其说与英才学院的学生动态流动有关,不如说是响应国家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且参考另外十几所被选入计划的学校的做法所做的一种尝试。作为我校唯一被选入珠峰计划的学科(虽然我校还有个物理试验班,但是我校的物理学科似乎并未被选入珠峰计划)所在的学院,计算机学院对于“拔尖人才培养”所做出的安排,就是建立一个由计算机学院和英才学院共同管理的“计算机科学试验班”,试图在试验班的探索中逐渐开辟出一条成熟的拔尖人才培养之路。因此,作为一个“试验计划”的“试验性”班级,试验班的所有规章制度和培养方案都需要从无到有地制定,至今仍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探索阶段。不成熟几乎可以表现在试验班的方方面面,比如试验班完全继承了英才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虽然规定上只是教学由英才学院管理,但实际上很多事务,像成绩计算、选课要求、奖学金评比等,都需要计算机学院和英才学院协调才可以解决,不但乱套,而且效率低。但是不管有多混乱,有一件事还是可以明确的,就是试验班的学生,除了入学就属于英才学院的同学以外,学籍都在计算机学院。所以,“试验班的学生(除原英才学生外)是计算机学院的)”,这句话完全是“政治正确”的。
2.就现在的情况看,英才学院对我们(指非英才学院的成员,下同)除了安排教学事务外,确实没有其他的权力。我们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所以各种成绩排名、评奖评优、学生工作等,都完全在计算机学院的范围内进行,英才学院的热闹我们一般凑不进去。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更像计算机学院的第四个专业,与计算机学院的其他同学只在培养方式上有不同,在“政治身份”上没有任何不同。在教务处的记录中,我们的行政班级还是我们原来的班级,而教学班是1336101班,一个没有行政实体、只有教学职能的班级。(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这个班有完整的班干部体系,有团结的同学关系,依托于英才学院1336001班,有一个正常班级应该拥有的一切)
3.以上结果,是我以学籍所在学院为落脚点分析得出的。但是,为防止误导大众,我还是有必要向大家介绍对于试验班性质的官方说法:“计算机科学试验班”是我校一个特殊的班级,其成员一部分来自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另一部分是英才学院的36001班(36001班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实际存在的行政班级,不包括我们,属于英才学院;36101班是一个教学班,包括试验班所有人)全体同学。(2014级政策有所改变,成员第一部分不再只来自计科专业,而是来自全校各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试验班后即为转入计科专业)这个班级由计算机学院和英才学院共同管理,有自己的培养方案,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享受高比例奖学金和高比例保研政策,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试验班实行动态选拔,有多次选拔和阶段考核,优秀的可以进入,不适合的可以退出。
至此,我觉得试验班的性质应该已经解释清楚了。其实好像也不用太多解释,14级的学弟学妹们已经用“试验班”这个名字代替“珠峰计划”、“英才”的叫法了。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进入试验班呢?
其实招生简章中说得已经很明白了,不过大家可能会觉得那种要求比较假大空。但是,当把要求高度概括成几个词时,也就只能说成那样了:“对计算机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志向远大、德才兼备、勇于创新、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良好发展潜质”。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真的想为这个世界做一些什么,如果你想要加入试验班不是为了自己保研更轻松、找工作更容易、出国更有优势或个人发展道路更加通畅,而是出于一种自我修炼的渴望,一种对于计算机科学的热爱,一种改变世界的梦想,那么计算机科学试验班就欢迎你的加入。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对于试验班培养计划的认识。
1.试验班的课程执行方案其实就是英才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真的完全一样,连“英才学院”的标题都没换。这份培养方案中,没有为大家所讨厌但可以用来刷学分绩的政治课,不需要选大家喜闻乐见的全校任选课,而是增加了数理基础课程的数量(如增加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和难度(如《大学物理II》升级为《大学物理I》),将一些课程改成了中英双语(如《微积分》)或英文教学(如《数据结构与算法》),一些专业课改为小班上课(如《近世代数》),还增加了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国文基础》、《沟通与交流》等)和英语提高课程(如《国际交流英语》、《时政英语》等)。这样安排的目的,我想一是使我们的数理基础和专业更加扎实,二是增强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希望我们全面发展,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能力之内。我想这也是成为一个“珠峰计划”想要培养的学术大师的必备条件。
2.试验班实行的导师制其实就是英才学院到了大二会统一安排的导师制。需要跟导师有密切的交流和学习,并且需要在每学期末通过导师的评估,否则后果严重。实际上计算机学院在大一下学期就会安排所有学生进行导师互选,这会与英才学院的选导师发生冲突,现在的解决方法是将上次互选结果作废,在英才学院所给的导师库中重新选择。
3.试验班的保研政策。目前来看,试验班的保研条件与英才学院的保研条件一致,但我们占用的是计算机学院的保研名额,因为我们是计算机学院的人。奖学金的名额属于计算机学院,也是这个道理。(以后会怎么样就不一定了)
4.试验班的高比例奖学金、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定、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世界知名大学教授做导师:目前来看八字还没有一撇。

其实,我想说的是,既然是“试验班”,大家就要做好成为“小白鼠”的准备。我们没有成熟的培养计划,但是正因如此,足够优秀的我们有了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能,在学校对我们的支持和期望下,努力将试验班建设成为我们自己的试验班,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培养,利用好这个平台,把我们自己培养成真正的“拔尖人才”。我们应该有这种意识和能力,不去被动接受学校或学院的安排,而是抓住机会,主动创造适合我们发展的体系。虽然可能辛辛苦苦学了一年在计院排名下降了好多、可能到最后发现只能保内不能保外、可能有着太多的不确定,使试验班显得很不成熟,但我觉得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因为充满着不确定,所以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以上就是我对哈工大“计算机科学试验班”的一点认识。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3 条评论:

  1. 马学弟。。。2014年10月11日 23:47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删除
  2. 原来还是没能去清华啊~~不过感觉你搞ACM可以保去清华的。

    回复删除